這還將推動硬件銷售額的增長,因為很多航空公司都必須在飛機上裝備新的天線、無線電和路由器等設備。例如,霍尼韋爾(Honeywell)生產的機身頂部的天線可以將飛機與Inmarsat提供的Global Xpress網絡連接在一起。
霍尼韋爾在漢堡飛機展會上展示了其Global Epress系統,并且表示該系統可以將飛機上網服務在全球大多數地區(qū)的連網速度提高到50MB/s,它計劃在今年夏季的時候在自己的飛機上測試該系統,預計中國國際航空公司(Air China)將在今年年底或明年年初的時候開始測試該系統。
霍尼韋爾的GX產品營銷主管約翰布勞頓(John Broughton)在接受采訪時稱:“GX將從2015年的時候真正地改變航空業(yè)界和乘客,GX系統支持的上網服務將于那個時候上線。”
與之競爭的新標準即Ku波段在頻率相對更低的波段上運行。專家們稱,雖然它有可能在特定地區(qū)實現比Ka波段更高的帶寬,但是它的整體連網性能不太穩(wěn)定,尤其是在遠距離跨洋航班上。
Gogo在漢堡飛機展會上宣布了它的2Ku系統,該系統使用的是ThinKom Solutions生產的一種特制的雙天線,以此將Ku波段系統的帶寬提高到70mpbs。與目前的系統能夠提供的帶寬即3到10bpms相比,那將是一種質的飛躍。Gogo同時還在美國提供Ka波段衛(wèi)星連網系統和地面手機塔技術服務。
類似于Betamax的風險
系統的不斷改進意味著乘客們對連網服務的需求也會越來越高。一些經常搭乘飛機出行的旅客稱,他們以前在選擇乘坐哪家航空公司的航班時,通常都會考慮航班是否能夠提供WiFi上網服務。
美國投行Evercore Partners的分析師喬納森切爾德克勞特(Jonathan Schildkraut)表示:“飛機WiFi連網服務已經變成了影響乘客選擇的一項重要因素。”
但是系統的不同給航空公司們出了個難題,它們都面臨著巨大的風險,因為它們選擇的系統可能會在幾年后成為過時的東西。
夏威夷航空的首席財務官英格拉姆稱,選擇以及系統的成本對于他們公司來說特別重要,因為航班上坐的大多數人都是出去度假的,人們可不想整天被栓在辦公室里。
他說:“跨越太平洋的越洋航班上使用的WiFi技術仍在不斷發(fā)展之中,因此我們現在還沒有作出最終的決定。”
德國航空公司漢莎航空(Deutsche Lufthansa AG)也明白其中的風險。它原先一直與波音旗下的Connexion合作,后者開發(fā)的飛機內WiFi技術早在10年前就被開發(fā)出來了,但一直未能吸引到足夠多的客戶。
漢莎航空的首席執(zhí)行官克里斯托弗弗蘭茲(Christoph Franz)在接受采訪時稱:“我們的運氣有些不好,我們花了數百萬歐元的投資去裝配我們的飛機。”
漢莎航空現在已經給旗下90%以上的遠距離航班裝配了衛(wèi)星連網服務。
但是對其他的飛機,它打算采用循序漸進的方式來升級。它打算給大約30%的空中客車A321型飛機配備一種能夠從機上服務器向移動設備傳輸內容的系統,但是那個系統不能與互聯網相連。
弗蘭茲稱:“我們需要一家穩(wěn)定的供應商,但我們不想讓客戶們等下去。”他預計給全部航班都裝配該系統需要花費上億歐元的資金。
他說:“我們已經做好準備了,但是我們還要審核一下預算,我們還要看看哪種系統才是最低廉和速度最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