籌備近兩年時間的國內第四大運營商——中國廣播電視網絡公司(后簡稱國網)幾經波折后,終于有望塵埃落定。
據知情人士透露,國務院已于10月25日批準了廣電總局上報的國網組建方案,國網公司有可能將在11月正式掛牌。而在此之前,困擾三網融合的最大瓶頸——雙向進入的牌照問題也終于有所突破。
盡管國網成立方案獲批令人振奮,但三網融合中“廣電系”與“電信系”間的較量并未結束,而選擇先掛牌后整合的國網自身也面臨著不小的整合難題。
新方案啟動資金少了5億
傳聞中本該于今年6月就成立的國網公司終于在超期5個月后走完最后一道審批程序。10月25日,知情人士向記者透露,廣電總局上報的國網成立方案已獲國務院批準。
該人士對記者表示,這套國網組建方案與2月份方案的思路基本相同,都是先通過財政撥款成立國家有線網絡公司,再通過資本運作方式不斷將各省的有線網絡整合進來,“只是在出資比例、注冊資金等細節(jié)問題上有所調整。”
這套獲批方案由廣電總局在8月初上報國務院,是廣電與電信博弈下的產物。國網組建提出兩年多來,電信與廣電不斷博弈,都想借三網融合涉足對方業(yè)務的同時阻止對方進入自己的業(yè)務,導致國網組建方案數度變更,遲遲未能落聽。
公開資料顯示,最初廣電總局提出由國家財政注資800億元成立國網公司。方案被否后,又提出財政部僅負責前期啟動資金45億元的調整方案。
而據上述人士透露,獲批方案將原來的45億元啟動資金砍成了40億。
國網在此時獲批也有著時間的壓力。據記者了解,根據三網融合試點規(guī)劃,三網融合第二階段試點將在2012年底結束,隨后廣電、電信將正式步入雙向接入。這意味著國網想作為全國性的運營主體,與三大電信運營商一起分羹“三網融合”,就必須在2012年底前完成組建。
該人士表示,此前已回到各部委的國網籌備組成員已重回籌備組,目前正緊張地準備國網掛牌前期工作,他透露,國網掛牌時間將會在11月。
國網是由廣電總局單一主管還是由文化部、電信同時參與還尚無定論。但據記者了解,中國移動一直在參與國網的前期籌備工作。
三網融合專家吳純勇對記者表示,國網成立的象征意義大于實際意義。“現在看來,真正將所有的省網整合進國家有線網絡公司估計還需要5年,新成立的國網并不能很好地開展電信業(yè)務,只是說,國網的成立讓廣電系統(tǒng)不再分散,有了一個統(tǒng)籌規(guī)劃的主體。”
互發(fā)牌照下的較量
事實上,作為第四大運營商的國網,其成立一直遭遇到來自三大運營商的阻力,但這股阻力隨著近日廣電總局與工信部互發(fā)雙向進入的牌照而有所緩解,工信部已承諾將在基礎運營商牌照、國際互聯網出口方面給予國網與其他電信運營商相同的待遇。
目前,有線電視運營商正陸續(xù)獲得工信部批復得以開展電信業(yè)務。天威視訊與電廣傳媒分別于10月份發(fā)布公告,宣布兩家公司已獲得互聯網接入業(yè)務、互聯網數據傳送增值業(yè)務及國內IP電話業(yè)務。
而隨著近日國家廣播電影電視總局向中國電信頒發(fā)《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jié)目許可證》,國內三大電信運營商也均已可以依托電信網絡展開此前一直由廣電控制的互聯網視聽業(yè)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