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定義/描述
Gartner給災難恢復即服務(DRaaS)市場所下的定義是:提供產(chǎn)品化服務,以便供應商管理以下幾方面:
- 復制到云端的服務器映像和生產(chǎn)數(shù)據(jù)
- 災難恢復(DR)操作手冊的創(chuàng)建
- 內部部署環(huán)境和云環(huán)境之間的自動故障切換和故障恢復
- 恢復操作期間所需的網(wǎng)絡元件和功能配置
支持的源服務器勢必結合虛擬服務器和物理服務器。要區(qū)別DRaaS與支持自己動手(DIY)恢復的其他方案,服務的所有要素都必須包含在供應商和客戶之間的服務提供合同中,必須包含恢復方面的標準化SLA(服務級別協(xié)議)。供應商可能將服務作為完全托管型方案、輔助恢復方案或自助服務方案來提供:
- 完全托管型服務是指供應商全權負責服務產(chǎn)品的所有方面這類服務。
- 輔助恢復是指供應商負責恢復基礎設施,并管理數(shù)據(jù)復制,而客戶負責操作手冊創(chuàng)建,萬一發(fā)生災難或進行演練時運行恢復解決方案。供應商通過支持流程獲得控制權,但對用于演練或事件聲明的所有服務并不承擔全面管理責任,這樣的解決方案屬于這個類別。
- 自助服務方案是指客戶愿意在行動方面分擔更多責任的服務,比如恢復配置激活和關閉、管理虛擬機(VM)復制、恢復計劃創(chuàng)建和更新。它支持最終用戶對于故障切換和故障恢復程序擁有更大的控制權。服務供應商必須提供完成這些任務的工具,但它們沒有責任來操作這些工具。
全部所使用基礎設施的財務責任落在供應商身上,而不是使用客戶擁有的資產(chǎn)、獨立采購的云基礎設施即服務(IaaS)或其他單獨的托管合同。這最后一個因素區(qū)別自助服務解決方案與真正的基于云的DIY解決方案:雖然你可能從單單一家供應商購買工具,但你負責所有基于云的基礎設施以便恢復。
今年魔術象限的主要變化
財務對公司生存能力的影響
該魔力象限的前幾版始終包括供應商財務可行性和業(yè)務前景的諸多方面,作為評估標準的一部分。這些年來,DRaaS市場的特點是不斷出現(xiàn)合并、收購和財務交易。下面是幾起典型的此類交易:
- VMware的vCloud Air:2017年出售給OVH
- Axcient:2017年被eFolder收購
- Unitrends:2018年被Kaseya收購
- Bluelock:2018年被InterVision收購
- Lightbound:2018年被DataBank收購
- Green House Data:2018年收購Infront咨詢集團
Sungard Availability Services(Sungard AS):2019年通過破產(chǎn)申請實行重組
這些活動表明客戶需要意識到DRaaS供應商的財務狀況,并進行摸底調查。考慮到這一點,我們在評估企業(yè)可行性時使用財務數(shù)據(jù)方面采取了嚴格的方法。如果足夠的財務信息無法獲得或者供應商未提供給我們,我們選擇在這方面采取保守謹慎的觀點。
Gartner 2019 年災難恢復即服務魔力象限:

Gartner 2018 年災難恢復即服務魔力象限:

新增:Flexential、InterVision(收購了Bluelock)、BIOS Middle East(前身是CloudHPT)
市場概況
DRaaS供應商包括各種服務供應商,它們還支持通信服務、基于訂閱的恢復服務、主機代管、管理型托管、IaaS和管理型備份服務。最初,這些供應商的服務主要吸引中小企業(yè)。這是由于DRaaS為這些公司的IT員工騰出了時間,而且在許多情況下,它們缺少輔助恢復數(shù)據(jù)中心和經(jīng)驗豐富的支持人員。久而久之,DRaaS服務的用戶已成為規(guī)模較大的企業(yè),有時保護1000多個服務映像。
雖然DRaaS市場很成熟,供應商提供廣泛的服務,但DRaaS客戶仍面臨這幾個挑戰(zhàn):
- 市面上的DRaaS解決方案采用的方法多種多樣,這讓潛在客戶一頭霧水,不知道哪種方法最適合其情形。比如說在該魔力象限中,一些供應商在復制方面擁有自己的知識產(chǎn)權,另一些供應商從傳統(tǒng)的災難恢復領域發(fā)展而來,還有一些供應商將DRaaS功能添加到現(xiàn)有的主機代管IaaS方案中。為了獲得額外的上下文,自身沒有復制解決方案的供應商通常得益于商用現(xiàn)成(COTS)復制產(chǎn)品,比如Acronis、Actifio、Asigra、Carbonite、Commvault、StorageCraft、Veeam和Zerto。
- 雖然市場的復雜程度在減小,但依然很高。每種選擇有不同的恢復功能、服務支持模式、價格和定價方法、服務級別、網(wǎng)絡功能和區(qū)域功能。即使對于任何特定的供應商而,可能也會適用不同的條款,具體取決于配置規(guī)模和所需的計算平臺。我們看到越來越多的供應商改而采用簡化的定價模式,這看起來會成為競爭點,從而促進使用量。
- 使用DRaaS供應商并不意味著內部IT不再對成功的恢復負責。因此,DRaaS客戶仍需要與供應商積極地合作以管理恢復保證。
- 定期演練確保恢復的可預測性和可持續(xù)性。這并不因DRaaS的具體實施而改變。
- x86之外的異構恢復配置常常需要自定義服務協(xié)議,對于SLA定義而言更是如此。
- 聲明政策(即每年進行多少次恢復演練、每次演練允許多少時間)因DRaaS供應商而異。
- 許多DRaaS供應商使用的COTS產(chǎn)品變得界面更直觀,含有更多的選項,帶來了更復雜的“自建還是外購”決策,尤其是當超大規(guī)模云成為開發(fā)的首選環(huán)境時。
作為體現(xiàn)市場成熟性的一部分,過去幾年出現(xiàn)了大量的交易活動。這些活動表明了客戶需要意識到DRaaS供應商的財務狀況,并需要摸底調查。考慮到這一點,我們在評估企業(yè)可行性時使用財務數(shù)據(jù)方面采取了嚴格的方法。如果足夠的財務信息無法獲得或者供應商未提供給我們,我們選擇在這方面采取保守謹慎的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