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工信部部長苗圩在一個論壇上對媒體表示,工信部正在“協(xié)調”運營商對微信額外收費的相關事項。苗圩表示,由于運營商稱對網絡投資運營維護不易,工信部會考慮其關于額外收費項目的合理要求,但同時嚴禁其利用壟斷地位遏制微信等增值服務,即使收費,也不會大幅收費,不能卡死騰訊這樣的一個好企業(yè)。苗圩同時說,三大運營商不能串通一氣,將分別與騰訊等服務商進行談判。目前工信部已要求運營商制定解決方案。
有了工信部長一句話,三大運營商集體向微信“劫色”的事兒快成了,騰訊離噩夢成真又近了一步。工信部讓劫匪制定解決方案,那運營商豈不是想揩哪里揩哪里?騰訊只有等著被揩油的命運。
關于微信收費的事情已經爭論了一個月,此前,中國移動以微信占用大部分網絡信令,造成信息阻塞為由,要向微信收費。但這個謊言隨后就被拆穿,原來信令問題只是中國移動2G和2.5G網絡的特有的,不是運營商普遍遇到的問題。聯通和電信的3G使用率比中移動高,網絡制式能輕松應對信令帶來的“交通堵塞”。所以,信令問題不是一個根本性問題也不是主要矛盾,如果移動加快4G建設,那時候信令阻塞根本不算問題。
明眼人都能看出來中國移動等三大運營商遏制微信的目的就是因為微信造成了自身傳統(tǒng)業(yè)務的營收下降,雖然營收下降,但中國移動去年也凈賺1293億元。 聯通和電信雖然不存在信令問題,但也跟著移動起哄,搶錢的目的顯而易見。
聯通董事長常小兵表示:“免費不是絕對的,只是商業(yè)模式有所改變,今天的免費就是為了明天的收費。”按照這個理論,某院士提案向居民收取“呼吸稅”恐怕要成真了;另外,中國那么多名山大川免費了幾千年,現在都被旅游局占山收費,似乎也符合這個國企邏輯,讓人茅廁頓開。
上個禮拜,某個磚家講了幾個冷笑話,其中“短信收費微信為什么不收費”一句話,不禁寒了網民,更讓人笑掉大牙。能說出這句話,可見此人恐怕連微信是什么應該都不清楚,更沒研究過這兩種截然不同的數據結構。
互聯網和移動互聯網,網民都交了網費、流量費用,而騰訊也交了光纖租用費用。為什么看微信發(fā)展了,就說要加收費用呢?這種無理取鬧讓人沒有安全感,筆者不得不提醒購房者們,買房簽協(xié)議時候必須和房地產商寫明,可別哪天你買的房子升值了,這房地產開發(fā)商如果再來要一筆錢,誰受得了?
對于向微信收費這件事,網民的反應極為強烈,而且基本是24K的純反對。請工信部做出決定之前多傾聽民意,可別讓網友們扣上“護犢子”的帽子。
如果向微信最終還是被收費了,希望網民們冷靜冷靜再冷靜,以大局為重,用行動支持并促進這一決定。比如鼓勵郵政向電信提出補償的要求;比如鼓勵造鐮刀的向造收割機的提出補償的要求;比如鼓勵姜昆向郭德綱提出補償的要求啊……